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产品展示
  • 纳米新材料
  • 食品添加剂
  • 化妆护肤品原料
  • 医药中间体原料
  • 电子电池新材料
  • 金属粉末材料
  • 涂料颜料油墨原料
  • 石油化工添加剂
  • 饲料添加剂
  • 脱硫剂催化剂
  • 无机阻燃剂
  • 锌浮选 电解锌 锌化工
  • 贵金属提纯材料
  • 橡胶塑料原料
  • 玻璃宝石陶瓷材料
  • 金属表面处理材料
  • 农用肥料药剂
  • 锌基合金锌新材料
  • 水处理药剂材料
  • 磁性材料原材料
  • 摩擦材料原材料
  • 光学镀膜材料
  • 胶粘剂原料
  • 化学试剂材料
  • 化工新材料
  • 锌盐锌品标准系列
  • 镁盐镁品标准系列
  • 铜盐铜品标准系列
  • 镍盐镍品标准系列
  • 铝盐铝品标准系列
  • 钙盐钙品标准系列
  • 铵盐铵品标准系列
  • 锰盐锰品标准系列
  • 氟盐氟品标准系列
  • 溴盐溴品系列
  • 醋酸盐标准系列
 
润滑油脂添加剂 锌粉
分类:石油化工添加剂
  【锌粉在润滑脂添加剂中的应用】 添加剂锌粉要先加在润滑油中,然后制成润滑脂。直接在润滑脂中加入添加剂锌粉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添加剂锌粉主要是增强润滑油脂的抗腐作用。 请拨打免费电话:4000-586-819。
  

润滑油脂添加剂 锌粉 使用说明书


【锌粉的基本物化性质】

中文名称:锌粉
英文名称: zinc powder
中文名称2:亚铅粉
英文名称2:Zinc dust

分子式:Zn

分子量:65.39

色泽:深灰色;分子结构:球状;平均比重:7.14 g/cm3熔点:419℃;沸点:907℃。
基本物化性质
不溶于水,能溶于酸和碱、氨水。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与酸碱作用放出氢气。极易发生燃烧、爆炸。
在热空气中燃烧发生蓝色火焰,生成氧化锌。
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大量的锌粉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燃烧;
飞扬在空气中,遇火星可引起爆炸,在空气中允许的浓度为 15mg/m3。
容易受潮结块,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白色的碱式碳酸盐而覆于表面。
与硫酸、硝酸反应较慢,当含有少量其它金属如铜、锡、铅则反应加速。

锌粉颗粒呈规则球状,表面氧化少,球晶表面光滑、整洁,粒度均匀,比表面积大,松装比重小,金属锌含量高,活性好等特点。

请拨打免费电话:4000-586-819


【锌粉在润滑脂添加剂中的应用】

润滑脂添加剂

1.润滑脂的组分、质量指标

半固体的润滑剂称为润滑脂(俗称黄油或干油)。它由矿物油、稠化剂在高温下混合而成。

稠化剂大体上有脂肪酸皂、固化烃以及膨润土三类。

添加剂要先加在润滑油中,然后制成润滑脂。直接在润滑脂中加入添加剂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添加剂也主要是抗氧剂、抗腐剂、防锈剂以及抗磨剂等。

填充剂一般是石墨、炭黑、滑石粉、锌粉、红铅粉等。主要用来赋予润滑脂以某种特殊性能,例如增加承载能力,改变颜色,增加光泽等,用量较大时还能改变脂的稠度。我国目前主要用石墨,以提高高温或重载下的承载能力,应注意加有石墨的润滑脂不能加到高速精密的轴承中使用。

润滑脂的静摩擦系数较大,给设备的开车启动增加一定的困难,但运转起来后,润滑脂的工作情况与普通润滑油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且运转和停车时都不会泄漏。

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包括:针入度(稠度)、滴点、皂分含量、水分、腐蚀性、离析量、灰分、游离酸、游离碱以及机械杂质等,其中针入度对润滑脂的润滑性能影响最为主要。一般说来,如果润滑脂存放过久,颜色由浅变深,则表示它们已经氧化变质;如果由透明变得不透明,则说明其中含有游离水;如果表面硬化、裂开、内外颜色不均匀,又不断析出基油,则说明稠化剂已变质;以上各种废旧润滑脂不要再放入摩擦面使用。

2.润滑脂的品种

常用的国产润滑脂有以下几种。

(1)钠基润滑脂

它是动植物油钠皂(脂肪酸钠)与中等黏度的矿物油配制而成的能耐较高温度的润滑脂。工作温度可达110℃,但易溶于水。钠基脂的判别方法是:取一点放在手掌上,然后加入一点水,使它湿润,再用手掌揉搓,如果出现乳化现象即是钠基脂。

(2)钙基润滑脂

它是用动植物油钙皂(脂肪酸钙)与中等黏度的矿物油配制成的一种中熔点润滑脂(一般工作温度不超过60℃)。由于骨架材料中就含有0.4%~1.0%的水作为稳定剂,因此不怕水;但是温度超过70℃时就会失去结晶水而使骨架瓦解,油包分离。钙基润滑脂有ZG1~ZG4四种牌号;牌号高的针入度小,稠度和硬度大;分别适用于中温、中速、轻负荷的轴承润滑;也可用于水泵的填料函中。

(3)铝基润滑脂

它是用脂肪酸铝皂与矿物油配制而成的具有耐水性能的润滑脂。由于黏附能力强,内摩擦阻力大,不会在离心力作用下分离。适用于在潮湿地方的开式齿轮、联轴器以及凸轮等处的润滑,使用温度可达80℃。只有2U—1一个牌号。

(4)锂基润滑脂

它是用锂皂与精制矿物油或合成油配制成的具有较大针入度、不怕水的润滑脂,当用低凝点的基油(如合成油)时,最低工作温度可达-50℃,如果用高黏度的基油,则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30℃。

(5)钙钠基润滑脂

它是以钙钠皂作稠化剂的润滑脂,兼有钠基脂和钙基脂的优点,即既不怕水,又耐一定的高温。此种润滑脂的基油可以是矿物油(工作温度80~100℃)、蓖麻油与6号合成油(适用于一般电动机的滚动轴承)以及棉籽油或牛油与11号汽缸油(用于压延机轴承)。

(6)复合钙基润滑脂

它是用由脂酸钙复合的脂肪酸钙皂和矿物油配制成的,既不怕水又能耐高温(150℃)是稳定性好的润滑脂,也是一种适用于中速的万能型滚动轴承的润滑脂。

(7)石墨润滑脂

它是用石墨作填充剂的润滑脂的统称。由于石墨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因此多用于低速大负荷的摩擦面润滑。

(8)膨润土润滑脂

它是用经过阴离子表面活化处理的膨润土做骨架材料,耐高温,不怕潮湿,热稳定性能好,基油黏度较高,加有抗氧剂,适用于各种轻、中、重负荷下的滚珠轴承的润滑。

(9)二硫化钼润滑脂

加有二硫化钼添加剂的润滑脂称为二硫化钼润滑脂。二硫化钼呈片状,片与片之间吸附力极小,在高速高负荷下不易与摩擦面胶合在一起,而且热稳定性和低温性能也好,在高真空下不蒸发,不但适用于高温,也适用于边界摩擦。二硫化钼的加入量并不大,只有3%左右。另外,二硫化钼可单独制成油膏来使用,减摩性能都是良好的。二硫化钼润滑脂不适用于高速精密轴承的润滑,也不能用于以油泵作动力的循环润滑系统中。

3.润滑脂的选用原则

润滑脂的选用基本原则与润滑油的选用类似,即高负荷选用针入度较小的润滑脂,高转速则应用针入度较大的润滑脂等。

最后,在选用国产油代替进口油时,首先应将进口油的黏度值换算成国产油的黏度值(即应将华氏温度下的赛氏黏度值换算成摄氏温度下的运动黏度值)。然后再按这个换算黏度和其他各项质量指标从国产油标准中选用一种适当的代用油。

请拨打免费电话:4000-586-819


【润滑脂添加剂专用锌粉的推荐技术标准】

  参照标准:GB/T 6890-2012

                GB/T 26039-2010

表:润滑脂添加剂专用锌粉的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环保型
标准型
经济型
325-500目
325-500目
325-500目
  主品位
  全锌,%,≥
99
98-99
96-98
  金属锌,%,≥
96
94-96
92-94
  杂质
  铅,%,≤
0.005
0.05
0.2
  铁,%,≤
0.005
0.05
0.2
  镉,%,≤
0.003
0.05
0.2
  砷,%,≤
0.0005
0.0005
0.0005
  筛余物,%,≤
0.1
0.2
0.2
  酸不溶物,%,≤
0.1
0.2
0.2

请拨打免费电话:4000-586-819

【润滑脂添加剂专用锌粉的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43014
UN编号: 1436
包装标志:1.包装桶表面应涂上不易脱落的颜色标志;
2.各包装桶的颜色标志规定如下;
3.包装桶上应注明:生产厂名称及厂址、产品名称、净重、注册商标、防潮、防火、轻放标志。
4.每个包装桶上应有产品合格证:其上注明:生产厂名称及厂址、产品名称、批号、牌号、等级、标准编号、生产日期。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用铁桶包装,内衬塑料袋,袋口用绳扎紧,桶盖应牢固并密封。

该产品每桶净重25kg、50kg、包装。另外,本公司也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包装。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胺类、氯代烃、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运输用车、船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清扫。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请拨打免费电话:4000-586-819


【润滑脂添加剂专用锌粉的出口】

1.CAS:7440-66-6  
2.EINECS:231-592-0
3.产品包装尺寸及版式:
4.托盘尺寸及要求:
5.集装箱装货量:20尺   吨    40尺    吨
6.集港要求:
7.产品商检要求:本地、异地均可
8.交货期:签订合同十五日内交货
9.交货地:青岛、天津、上海、新疆

请拨打免费电话:4000-586-819


【锌粉应用的相关链接—免费下载】

锌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锌粉MSDS



上一页:黄金提纯置换 锌粉   下一页:医药原料 硫酸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资质荣誉
  • 产品展示
  • 咨询平台
  • 公司相册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8-2026   陇ICP备20001101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0291号   版权所有:兰州黄河锌镁纳米材料研究所      您是第 位访客
技术支持:甘肃启航